24小时手机咨询 18221844698
(趣味好文,上海保洁公司【格瑞戴西】转载)
从前,有几位好玩的现代艺术家,兴致勃勃地带着自个儿的作品去参展,然而……有天一觉醒来之后,却发现作品在展览现场神秘地凭空消失了!
是发生了艺术品盗窃案?
还是竞争对手的恶意报复……?
No,原因只是发生了乌龙事件——展览馆的清洁工带着高度责任心将这些作品……当成垃圾…清理掉了……清理掉了…了……
What?难道这些艺术品和垃圾长得很像吗!
首先来看1号受害者的作品,来自意大利的艺术家妹纸组合Goldschmied & Chiari,造了这么一件艺术品并取名叫作:Where Are We Going to Dance Tonight,大概就是“咱们今晚上哪high舞到天亮?”的意思,表现出1980年代意大利那种纸醉金迷享乐主义,奢侈放荡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宿醉嗨爆的现场景象。
嗯它长这样▼
噢光线有暗,近点儿看是这样▼
这……或许清洁工是作者的亲妈派来的吧。
被清洁工清理过之后,变成了这样……▼
从此世间少了一件艺术品,多了一方净土……
事后展馆只好向艺术家与观展来众道歉并解释这是个意外……表示清洁工阿姨是新来的 ("bad luck with the new cleaning lady"),她以为这是真·Party过后的现场垃圾……
并且表示道完歉过一周后会再重新将艺术品整饬好咱们继续Open……
艺术家表示不服:清洁工能不能有点艺术欣赏水平?
清洁工表示委屈:艺术家能不能别把作品搞得像垃圾…
其实,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现在看看2号受害作品:
这也算是最贵的一次了……在德国多特蒙德奥斯特瓦博物馆,有这么一个木架子 ▼
这是艺术家Martin Kippenberger的装置艺术作品When it starts dripping(《当它开始从天花板滴下》)……
结果……尽职的清洁工觉得底下黑盆里的白色粉末太脏了,于是直接把那一层都擦掉了…..擦掉了……然而,这些脏东西可是上了69万英镑的保险啊。
新闻报道上写着这真是一名“过分热心”的清洁工……▼
灰尘清洁癖表示真的不能忍……
观众表示求艺术家心理阴影面积……
如果上述两样艺术品看起来让人感觉还不算是真·垃圾,那么接下来一起看看这件作品▼
这是来自纽约的现代艺术家Paul Branca的作品……again,它被清洁工阿姨顺手扔掉了。
清洁工阿姨表示那东西横看竖看也是已装满的垃圾桶啊……
画廊表示也并不能惩责清洁工阿姨,因为她真的并未认识到这两个被她扔掉的“垃圾桶”是价格高昂的艺术品……
这年头,
现代艺术家表示很心累…
清洁工也很心累……
观众表示哭笑不得…
最后画报君再给大家介绍几位专门玩垃圾的艺术家
-Tim Noble&Sue Webster-
英国艺术家双人组Tim Noble和Sue Webster,将废木头、废金属、生活垃圾、动物标本等垃圾堆积造型后打光,做出影子雕塑……
▲他们用自己攒了6个月的生活垃圾投影出二人背靠背的影子(隔着屏幕闻到了异味……)
影子看起来非常美妙……不过灯光一熄灭估计清洁工就来了……
-富田菜摘-
来自日本的女艺术家富田菜摘(Natsumi Tomita)她用日常生活中丢弃的塑料餐具、玩具和金属用具,做出逼真的动物形态雕塑。
(有种哈尔的移动城堡既视感▼)
她的灵感就来自生活用具本身,她从旧货店淘来材料,在每一块零件上钻孔,再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制作出富有生命力的雕塑。
-Justin Gignac-
2001年开始,每到半夜,纽约艺术家Justin Gignac就上街捡垃圾(这……),他把垃圾放入透明小方盒中,签名,编号,标价,挂在自己创建的“纽约垃圾”网站上出售(拾荒者发家致富的秘诀……)。
起初每一小盒垃圾的售价是10美元,随着越来越多游客将其当做纽约游纪念品,他将价格提升到25美元,仍然供不应求。现在,许多作品的标价已经达到了50至100美元……
说到这里,画报君不禁想起了作家三毛小学时候在写作课上表示她的志愿是未来要做一个拾荒者……
对于我们这些凡人来说,垃圾就是垃圾了……
而在那些艺术家大作家的眼里,垃圾其实是闪闪发光的创作灵感之源啊……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