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手机咨询 18221844698
临近春节,仁化县109个行政村1034个自然村掀起了大清洁迎接新春佳节的热潮。而在这清洁队伍中,有党员干部、文明志愿者、农民群众,大家热火朝天的清理堵塞的水渠、用小推车装破烂瓦片、帮无劳动力贫困户擦拭门窗.....形成了挂点单位、镇(街)、村三级干部与广大群众合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美丽乡村的生动局面。
迎新春村庄大清洁行动是该县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全县村庄清洁行动成果的重要之举。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清理生活垃圾11152处,清理村内塘沟3473条,拆除乱搭乱建296处,整治村巷道2874处,整治生活污水规范排放1824处,整治“三线”1250处,建成公厕、生态厌氧池等设施一批,在环丹片区、沿省际边界区、阅丹公路沿线等打造了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
干部当文明志愿者:积极参与大扫除
“这沟渠里有很多淤泥和杂草,你们两人从这头铲,我们两人从那头铲,一起把它们铲干净来。”1月8日,在周田镇上道村,仁化县财政局的干部职工化身文明志愿者,干劲十足地清理村庄道路沿线的垃圾,村旁沟渠的淤泥和杂草,村内破旧泥砖房拆后的残留垃圾等,帮助村民摆放整齐农业生产物品,不时提醒村民做好门前“三包”。通过集中清扫,村庄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在红山镇烟竹村良屋组,仁化县委宣传部的党员干部结合“遍访贫困户”工作,帮助无劳动力的贫困户进行了卫生大扫除。帮扶干部手持扫帚、抹布等工具,清理房屋、擦拭门窗桌椅,整理摆放其家中生活物品。“我手脚不灵便,多亏你们帮忙打扫,那么干净了,就等着过年了,真是太感谢你们啦!”看到家里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贫困户张本养由衷的感谢道。
该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自12月以来,结合仁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建设,该县各机关单位组织志愿者服务队,由单位主要领导带头分别深入到挂点帮扶村开展每周不少于两次的大清洁行动。各镇(街)领导干部、125个村级志愿服务小队,全面参与迎新春村庄大清洁行动,此次清洁行动将持续到3月。
群众齐动手:扮靓乡村迎新年
“党和政府为我们营造了这么优美的农村生活环境,让我们过一个干净舒适的春节,他们党员干部都带头搞清洁行动,我们也积极响应加入到大扫除的队伍中来。”长江镇学堂垇村村民邓阿姨说。
在学堂垇村村民文体健身广场,一位70多岁的王阿婆正在清扫落叶,她说“我家几个孙子回来过年都喜欢来这里玩耍,搞干净点,好方便他们在这玩。”在学堂垇村,整个村的村民都积极行动起来,拿起工具,清理房前屋后,一派忙碌的景象。
学堂垇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邓家顺介绍,在市委宣传部和丹霞山管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组织下,通过党员带头,与村民签订协议,发动村民积极参与等有效做法,学堂垇村的整洁卫生环境获得了省的认可,前两个月,该村挂上了“广东省卫生村”的牌匾。
据悉,仁化县迎新春村庄大清洁行动以“三清三拆三整一改”为重点,重点清理村庄道路沿线、绿化带、房前屋后、池塘沟渠等积存垃圾、杂草以及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等,以此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切实做到“村村户户搞清洁,干干净净迎春节”。
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以迎新春村庄大清洁行动为契机,仁化县建立健全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及各种村规民约,推动形成建、管、用三者统一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维护村庄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城口镇恩村就是个例子。
“家前屋后天天扫,保持整洁很重要;河面道路常整治,美丽乡村跑不了。”在城口镇恩村古村,每隔一段路都能看到这样的小标语。“为培养村民的良好习惯,在村党支部指导下,村小组在村规民约中增加了环境卫生保洁内容,通过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恩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邓攸发说,现在恩村还聘有3位保洁员,家家户户门口配有垃圾桶,实行天天保洁清扫,垃圾日产日清。
不仅恩村,目前,仁化1043个自然村均已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了村规民约,全县建有农村垃圾收集点939个,聘请农村保洁员855人,构建了城乡一体化垃圾清运处理和保洁体系。
为全面彻底改善村庄卫生环境面貌,该县还建立了镇(街)主要负责同志为“一线总指挥”、村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挂点帮扶村每周不少于两次参与大清洁行动等工作机制,形成了挂点单位、镇(街)、村三级干部与广大农民群众合力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良好工作格局,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通提高。
记者/潘俊宇
通讯员/谭玉玲
图/闻宣 叶若熙
【作者】 潘俊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