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手机咨询 18221844698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最迫切、最基础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乡村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水面清洁无漂浮物、坡面清洁无垃圾杂物、路面清洁无障碍物、立面清洁无乱涂乱挂物、院子里面清洁无乱堆乱放物”是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目标。在“五面清洁”行动中,沈伦镇沈家村、樊荣村短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附近镇村纷纷组织前来学习观摩,形成了“样板”效应。近期我们到沈伦镇走访调研,梳理情况,寻根溯源,以期对全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所启迪。
沈家村、樊荣村集体经济贫乏、基础设施落后,曾是村庄环境评比中的“后进生”。“五面清洁”行动以来,他们善于动脑,敢于破题,勇于创新,从“后进生”逆袭成为“样板村”,令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
彰显水乡的“田园风”。青砖黛瓦的农宅、干净整洁的沿河道、造型别致的青砖桥、水清岸绿的庄内河,进入沈家村、樊荣村,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幅静谧优美的水乡画卷,处处彰显古朴美丽的田园风貌。往日的废沟塘如今水面清洁、形态优美、河岸绿意盎然,水的灵性尽显无遗;原先仅有1米宽的狭窄巷,通过拆除破旧搭建和露天粪坑,浇筑拓宽到了5米,改变了以前道路90度角转弯,百姓出行不方便、也不安全的状况;过去的“脏乱差”经过垃圾清除,平整了土地,不仅建起了一座公厕,留下的空地还将由村民们种植各种时令蔬菜,成为了百姓心中的“开心农场”。
打造乡土的“艺术品”。走进沈伦镇沈家村,在路边的矮墙围栏上看到了一只只栩栩如生的石狮、一条条跃水而出的鲤鱼,听村民们介绍,这些既生动又美观的装饰物都是村里的能工巧匠通过网上淘来的模具,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村民们还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一方面以极少的花费将危房拆迁的旧砖废瓦回收,一方面动员广大村民把闲置不用、随意堆放在角落的缸罐、石磨等物品捐献出来,并发动群众,将本村的瓦工木工组成建筑队,自己动手利用废弃材料砌矮花墙、筑新景观,省钱、省料、又省力。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还唤醒了村民本早已遗忘的“乡土自信”,创造力尽情迸发。通过大家灵巧的双手,各种各样的废弃物变身为一件件“乡土艺术品”,装点了庭院,美化了村庄。
管好自家的“分内事”。“为村民人居环境整治,45天时间,不管起风落雨,都在正常工作,晚上7点钟全体村组干部分4个组来汇报工作,遇到什么矛盾,村里当晚及时解决。”“确实支书、村长睡下来是想事、坐下来是谈事、白天站起来是干事,我们村目前没有一个猪圈,没有一个茅缸,没有一个坏舍子,没一个草垛,群众很拥护,很赞同。”沈家和樊荣的村干部通过自己的率先垂范、躬身践行逐渐获得了村民的理解支持。镇村干部的真抓实干,身边一处处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变化,村民和镇村干部相互间说话多了、走动频繁了、内心也更信得过了。干群之间消除了过去的许多隔阂,就连原先的“老上访”也发挥泥瓦匠的专长,主动承担起各个小景点的建设任务。一个个学得会的鲜活事例也不断激发着村民们的参与热情,大家逐渐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真正当成了自家的“份内事儿”。
沈家村、樊荣村开展“五面清洁”行动时间并不长,短期内就取得了明显效果。通过实地走访、与村干部村民座谈交流,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因村制宜,把握整治标准。沈家村和樊荣村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坚持功能做“面”,美丽做“点”,确定了“大拆不大建、大整不大刷、大补不遮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工作思路。大拆是指拆破、拆乱、拆危,不大建是指不购买高档材料,全部就地取材,大整是对破损的坡面、路面、墙面进行标准化的整理、修补、装饰化,不大刷就是对墙面不全面刷白,保持村庄原貌,大补就是对村庄内的绿化带进行补全、补美,不遮挡就是对脏乱差的地方进行全面整治,不用遮挡方法掩盖。沈伦镇的经验启示我们,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干净整洁作为目标底线,以方便村民为原则,靠船下篙,能高则高,环境整治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实效。
勤俭办事,化解资金难题。面对资金困乏的窘境,本着“因陋就简” “花小钱办实事”的原则,开拓思维,一方面从材料入手,通过电商网站,淘来了一个个点缀在村落间的“景观小品”,同时回收危房拆迁的旧砖废瓦,节约利用资源。充分发动群众,自己动手,既节约建设资金,又能展现村庄风貌。同时,基于薄弱的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积极动员在外能人老板和本村有条件的村民捐款捐资,助力村里部分巷道的改造和维修。反之,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的言论:“我们也想把这项工作做好,块块都要花钱。”“村里没钱,这项工作很难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面广量大,仅靠财政投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等靠要”思想更是要不得。沈伦镇“花小钱办实事”的做法既节约了建设资金,又扮靓了村庄面貌,得到了农村群众的普遍认可,这在我市今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具体过程中,值得参考借鉴、总结推广。
上下齐心,形成工作合力。“五面清洁”行动开展以来,沈伦镇党委政府下决心从后进村入手,从村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干起,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沈伦镇坚持党政齐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班子全体成员分工到片、明确到点,既挂帅又出征。组建人居环境整治办公室,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工作班子,入村开展分类指导、协调推进。各行政村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分管副镇级班子成员、蹲点镇干部、村支部书记“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制定任务清单,规划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并逐项细化分解到人、压实压紧责任。镇村干部 “吃在村、住在村”,全镇上下形成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格局,为农村人居环境彻底整治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具体工作中,沈伦镇将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作为重中之重,使整治工作与乡风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了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良好氛围。沈伦镇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是否用心。只要镇村干群“一条心”“真用心”,即使原先的基础差,也能齐心协力,整治出宜居宜人的新风貌。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高、时间跨度长、涉及领域广,必须讲究方法,抓住关键,务求实效。如何成功复制“后进生”到“样板村”的华丽转身?我们找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三个关键问题的答案。
标准如何定?总的原则就是要因地制宜、确保底线,不搞一刀切。一方面,要坚持分类指导。结合村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水平等条件,确定不同的整治目标和方式,把干净整洁有序作为“五面清洁”最基本的要求,在做到普遍覆盖的基础上,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全市613个行政村可分为“整洁村、美丽村、特色村”三个层次。其中,“整洁村”要覆盖全市所有村庄,做到露天粪坑全面清除,生活垃圾全部清运,基本实现“五面清洁”。“美丽村”是在普遍改善村庄环境面貌的基础上,实现生活污水设施覆盖、主要道路亮化、村庄河塘清洁、乱埋乱葬有效整治等目标,同时结合实际,适度增加绿化面积,在有条件的村庄率先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特色村”是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以“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为目标,高标准建设新农村样板。另一方面,要保持乡土特色。注重乡土味道和本土特色,不砍树、不填河、少拆房、不刷白,突出建筑材料本土化,利用好老砖瓦、老物件,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汁原味的乡土特色。要加强农房风貌整体引导,运用农房设计方案图集和里下河水乡民居改造建设指南,引导建设具有里下河水乡民居特色的当代宜居农房。
资金如何筹?要建立“向上争取一点、财政安排一点、市场运作一点、镇村自筹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化解资金难题。要节约利用资源,把村民破旧房屋拆除后产生的废旧砖头,以较低的价格进行回购,铺设入户道路、修建简易绿化隔离带。要广泛发动群众,积极筹资筹劳,动员村里的能工巧匠设计制作景观小品等。发动乡贤能人解囊相助,让更多的资源、资金回流乡村。要借助项目上争,充分利用破旧房屋拆除后的闲置土地,实施增减挂钩。同时,有效整合上级项目资金,统筹相关渠道的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要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参与村庄环境设施建设和运营,全力保障环境提升工作的资金需求。
工作如何推?一是责任包保,统筹推动。要转变工作作风,村干部分组到户,开展道路、河道、公厕、广场等公共空间整治行动。要加强培训,通过召开“新风行动”业务培训班、乡风文明建设培训会、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推进会反复讲、常态督,培养一批懂业务、爱农村、善思维的村干部,通过干部引领,探索创新,做好“五面清洁”工作。要健全绩效考评,激发干部做事积极性,督促其履职尽责。二是树点带面,创管结合。按照“典型引路、全面推进、抓差补缺、巩固提高”的思路,针对环境整治重点、难点和突出问题,集中力量,集中精力,打突击战、歼灭战,率先打造一批“五面清洁”样板示范村。在学习借鉴样板示范的基础上,结合健全完善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推动“五面清洁”向纵深挺进。要充分发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乘数效应,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结合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有效引导相关资源向农村流动,不断提升农村经济活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是关键。在通过集中整治解决突出问题的同时,要着眼长远,注重健全和完善长效机制,努力巩固整治成果,持续改善村庄环境。要大力加强村庄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垃圾收运等队伍建设,努力做到有人管、管得好,实现长效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三是宣传发动,以人为本。各乡镇(街道)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把动员和组织群众贯穿始终,把着力点放在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开展“五面清洁”的重要意义和党委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让“五面清洁”的目标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生产习惯,动员农民自觉动手改造和美化家园,变“一头冷一头热”为“两头热”,切实增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内生动力。要积极开展村庄环境卫生知识普及,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维护村庄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