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手机咨询 18221844698
一、颜色的本质
颜色是人视觉的基本特征之一,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引起人目不同的颜色感觉。色光(发光物体)的颜色,由它所发出的光内所含不同波长单色光的比例而定,称为“光色"。颜料(非发光物体)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它对外来照射光的吸收和反射,一束白光投射到某物体上,如红光、绿光被吸收,则该物体显出蓝色。一个对照射白光能完全反射的物体称为“白体”,而完全吸收照射光的物体称为“黑体"(绝对黑体)。
光是一种电磁波,由一系列不同波长的波组成。人眼所能见到的白光,其波长介于390~770nm(红770-622nm,橙622-597nm,黄597-577nm,绿577-492run,蓝一錠492~455nm,紫必5-390nm),770nm以上的为红外光,390舰以下的为紫外光,两者都是人眼感觉不到的,但可通过仪器见到,如用红外光仪可在夜间寻找目标。我们人眼所能见到的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錠、紫七色此混合组成的,并且有不同的波长,如波长650nm为红光,这叫单色光。这几种光之间呈连续过渡关系。不同波长的光可以混合成其他的光,这叫混合光。
二、色彩的属性、色性及色调
(一)色彩的属性
色彩有三种属性,即色相、明度、纯度,也称为色彩三要素。
1.色相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一种色彩区别于其他色彩的特征。大自然中千差万别的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色彩相貌和名称,如拧檬是黄色的、海水是蓝色的、番茄是红色的等。色相是区别不同色彩最基本的要素。
2.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亮度,即明暗程度。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明度,其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绿、红、蓝、橙的明度相近,为中间明度,例如黄色就比蓝色的明度高(见图4-1)。另外,任何色彩都存在明暗变化,在同一色调的色彩中,明度还存在深浅的变化,在一种颜色中加人白色或黑色,明度就会提髙或降低(见图4-2、图4-3),如绿色中由浅到深有粉绿、淡绿、翠绿、墨绿等明度变化,粉绿明度最髙,墨绿明度最低(见图44)。
3.纯度
纯度又叫饱和度或鲜艳度,是指色彩的单一程度,色彩越单一纯度越髙(见图4-5)。如果在一种颜色中加人另一种颜色就会降低其纯度,加人不同的颜色越多,纯度也就越低(见图4名)。在一个大红色里逐步添加白色或者黑色,这个大红色就会变得不如以前那么艳丽了,这是因为它的纯度下降了。如果在黄色中加入湖蓝,颜色变绿偏灰纯度就降低,若再加入红色,颜色会变得更灰暗,纯度比黄色降低很多。
根据色彩纯度的特征,自然界的色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彩色,即红、黄、蓝等;另一类是无彩色,即黑、白、灰。无彩色不带任何色彩倾向,纯度为0。在纯度色谱中,接近纯色的色彩叫高纯度色,接近灰色的色彩叫低纯度色,处于中间状态的叫中紐度色。
(二)色性
色性是指色彩所产生的冷暖倾向给人在心理感觉上的联想。把黄、橙、红等给人以阳光、烈火等联想的颜色称为暖色(见图4-7),把蓝、紫、绿等能给人以冰雪、海水等联想的颜色称为冷色(见图4-8)。
色调不是指颜色的性质,而是对一件物品(如石材)的整体颜色评价。一件物品虽然有多种颜色,但总体有一种倾向,是偏蓝或偏红,是偏暖或偏冷等。这种颜色上的倾向就是一件物品的色调。通常可以从色相、明度、冷暖、纯度四个方面来定义一件物品的色调。
一件物品有明确的色调:红调子是从色相的角度来说的,稍暗的调子是从明度的角度来说的,暖调子是从冷暖的角度来说的,灰调子是从纯度的角度来说的。色调是指整体的颜色趋势,而不是纠缠于其中的细节。如印度红石材整体为红色,其中有部分无色的石英和黑色的云母,我们就说印度红石材是红色调的。
通过着色的方法消除石材的色差,就是利用着色剂来统一石材的整体色调,因为我们无法改变石材的花纹和晶体结构。
三、颜色的调配和使用
(一)三原色
颜色最基本色为“三原色”,亦称“三基色”D但三原色有色光(发光物体)的三原色和颜料(非发光物体)的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则为红、黄、蓝。三原色按不同的比例相混合可以产生一切颜色,但色光三原色的混合和颜料三原色的混合却完全不同,色光混合时亮度增强,故又称“加色三原色”,如将色光红、绿、蓝三原色相混合,则成为最明亮的白色光,如图4-9所示,我们看到的彩色电视节目即是通过红、绿、蓝三束光混合出的丰富色彩画面。颜料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因对各种色光吸收和反射的程度不同,可合成各种色彩,由于色料混合时亮度递减(全部色光吸收后呈黑色),故也称“减色三原色”,如将颜料红、黄、蓝三原色相混合则成最暗的黑色,如图4-10所示(理论上如此,但实际的情况可能达不到黑色的程度,所以在彩色印刷时除用红、黄、蓝三原色版外,还须再加一套黑色版,石材着色也是同样的道理)。
石材或石材着色剂均为非发光物体,所以除特别说明外,我们所说的颜色都是指颜料色,而非光源色。
(二)补色
在色光三原色中,红与青、绿与紫、蓝与黄三对颜色分别相加同为白色,而在颜料三原色中,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三对颜色分别相加则同为黑色,称为互补色(见图4-11)。
(三)间色
由两种原色相混合所得到的颜色为间色,亦称为第二次色。从图4-10的颜科三原色中可以看出,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如果两种原色相混合时比例不同,就会产生许多不同的间色色相(见图4-12)。
(四)复色
由两种间色或三原色相混合所得到的颜色为复色,又称为第三次色。前面说到颜料三原色相混合成黑灰色,两种间色相混合实际就是三原色的混合,但三种原色的比例不同,混合出的复色色相也会有不同倾向,红多偏红、黄多偏黄、蓝多则偏蓝。由于颜料有越调越暗的特性,所以复色比间色更灰暗(见图4-13)。
四、物体色彩的变化规律
物体的色彩由于受到不同光源(自然光、日光、灯光等)和不同环境的影响,会呈现不同的变化。在进行石材着色前对石材色彩变化的基本规律有所了解,并在石材着色处理中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才能使石材着色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固有色
固有色是指物体在自然光(天空从窗口反射到室内的光线,即非阳光直射下的光线)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如图4-14所示为诱石石材在自然光下所显示的固有色),也是区别不同物体色彩的依据,如苹果是红色的、梨是黄色的、树叶是绿色的、中国黑石材是黑色的等。
(二)光源色
光源色是指光源的色相。常看到的有日光、天光(自然光)、灯光、火光等。日光一般偏黄(早晚的日光呈淡红色和橙黄色),天光白中微带蓝色,白炽灯带黄,冷光灯一般都带蓝颜料的复色
色。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所显示的色相各不相同(如图4-15所示为锈石石材在日光下所显示的色相)。
(三)环境色
环境色是指周围物体互相反射的色彩。在外墙装饰石材中,周围的玻璃幕墙、铝塑装饰板、各种外墙涂料及石材本身等反射出的颜色都是环境色。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